【編者按】
又是一年高考時。一年一度的全國統(tǒng)一高考還有一周將至。
距離2023年高考還有7天,最后一周的“臨門一腳”如何踢好?上海的名師們通過澎湃新聞給考生們支上眾多妙招。
(資料圖片)
你我皆是黑馬,愿考生們充滿激情,滿懷斗志,不負韶華,逐夢遠航。
沖刺總體思路:選擇適合的突破口
上海市特級校長盧起升表示,高考是對高中三年學習情況的檢測,由于高考命題具有綜合性,故只有通過積累和內化,才能在高考中獲得理想成績,而積累和內化則是要經(jīng)歷量變到質變的過程。對于絕大多數(shù)考生來說,目前正處于質變的前夕,所謂的高考沖刺就是期望讓質變在高考發(fā)生,所以絕不能低估這一周努力所產生的成效。
盧起升提醒,在高考最后一周,一些考生會參加一些強化班或者沖刺班,從他常年分管高三的經(jīng)驗來看,這種舍近求遠的選擇,其效果往往會事與愿違,這是因為強化班很難兼顧全體學員,而且同伴間的交流也不會很暢通。目前離高考僅有一周時間,考生對知識理解和應用能力肯定存在很大的差異,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突破口,還是有助于在高考中更好發(fā)揮的,建議可以從學科知識理解的深刻程度、解題速度和解題規(guī)范等三個方面,選擇適合的突破口。
語文沖刺的效益這樣來
語文科目是高考的首門科目,重要性不言而喻,但語文更多靠長時間的積累,考生們對此有疑問:最后的沖刺階段,語文學科的學習還能產生多少效益?
上海市特級教師王偉娟拿出了她制作的“沖刺階段復習方法包”:記憶類知識每天過一遍,文言文每天做一段,好文章每天讀一篇,作文每天想一題、寫一段。
上海市閔行區(qū)教育學院教研員、高中語文中心組骨干教師歐陽華表示,短時間內查漏補缺,最后沖刺時蓄力儲能,同樣是有效果的。
首先是時間管理策略,每個部分花多長時間要有一個自己的節(jié)奏,及時調整答題順序,讓自己達成漸入佳境的狀態(tài),迅速集中注意力。
其次是閱讀指向策略,無論是現(xiàn)代文,還是文言文閱讀時抓住重心,可以提高閱讀效率。
最后是作文俯瞰策略:要特別注意文章結構的安排,比如分析作文題有幾個句子,是現(xiàn)象類還是論點類,在把所有可以想到應該想到的論述角度列出之后,再按照文章的整體性、針對性等原則做取舍、構思。
作文提分有技巧
考生們迫切渴求提升作文水平,該如何做?
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樊新強認為,就語文備考而言,最后階段的重點應該在議論文寫作的提升上。上海的作文題以重思辨而著稱,往往要求考生就某一既具體又普遍的問題展開思考??忌獪毓手?,整理歸類,寫作不是答題,不是給出結論就可以了;而是一個對話和說服的過程,每呈現(xiàn)一層思考或者一個觀點,就要給出必要的闡釋或論證。可行的辦法是,在構思動筆之前,將自己的幾層思考凝練成幾個邏輯恰切、層層推進的句子,然后將它們轉化為文章主體部分的幾個關鍵句。寫作時,像打紙牌一樣一張一張依次發(fā)出去,而不要一下子就打出底牌。
上海市黃浦區(qū)教育學院正高級教師、語文教研員楊勇建議考生們思考自己在日常寫作中較薄弱的環(huán)節(jié),在進行作文練習時,要細品材料、論證結構、思維推進,并充分思考擬題藝術。距離高考僅有一周時間中,希望考生認真復盤自己的舊作,并尋找“升檔密碼”。
老師協(xié)助學生針對性地補足短板
上海市徐匯區(qū)教育學院名師團隊建議,高考選拔強調價值引領、素養(yǎng)導向、能力為重、知識為基,高考在即,在最后的復習沖刺階段,為幫助學生從容應考,教師應堅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(jù),以教材內容為基礎,進一步明確本學科的必備知識、關鍵能力,統(tǒng)整學習內容,設計教學專題,針對性地補足學生的短板。其中在語文學科上,應在系統(tǒng)梳理語言知識、文體知識、邏輯知識的基礎上,指導學生認識知識的內在關聯(lián);在回顧閱讀經(jīng)驗的基礎上,總結提煉閱讀不同類型文本的基本方法,掌握學術類、文學類整本書閱讀的基本策略。重點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,分解綜合探究題的具體要求;把握分析、評價的角度和思路;鼓勵學生多列提綱,錘煉寫作思路。
同時建議家校共育,形成合力,正確引導,營造科學備考的氛圍,提高學生沖刺階段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,助力學生自信應考。
高考已不是“零和博弈”的游戲,而是重新出發(fā)的起點
上海市特級教師、曹楊二中校長周飛建議,面臨高考,大家還要積極調整心態(tài),走出“一考定終身”的思維誤區(qū)。今天的高考已經(jīng)不是一場“零和博弈”的游戲,我們已經(jīng)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,每一個孩子都有很多機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教育。學無止境,隨著我們進入終身學習時代,高考不過是一次階段總結,是又一次重新出發(fā)。
帶著良好的心態(tài),聚焦清晰的目標,制定完備的計劃,就能按照科學的節(jié)奏開展備考學習。
西奧多·羅斯福曾說:有一種品質,可以使一個人從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中脫穎而出,這種品質不是天資,不是教育,也不是智商,而是自律。
請記住:只有自我覺醒才能真正成長,自律者方得自由。期待同學們一飛沖天,見證更好的自己!
關鍵詞: